
德宏州芒市中山乡到保山市龙陵县木城乡有客运班车,木城彝族、傈僳族乡位于龙陵县南部怒江下游北岸,属于山区,东与平达乡、镇康县相连,西与潞西市中山乡相邻,北与象达乡相连,南与缅甸果敢县幕太乡隔江相望。




木城乡日照充足、雨量充沛,适宜种植多种粮食作物,是糖料、烤烟生产基地,木城乡在境内有孟雅寺马鞍山等古代遗址。


我用了一个多小时爬上天梯,到了木城最高的一座寨子叫等养老寨,天梯是村民为了上山寨方便集资修建的,有五百多级台阶,爬上去很累中间要休息几次,这个村大部分是傈僳族,现在生活方式已经和汉族一样了,隔着怒江对面就是缅甸,向下面可以看到怒江,还能听到怒江的流水声音,很陡的山坡上有开垦出来的梯田。

遇到一个人从山下的田地上来,手里拿着一把长砍刀,很吓人,我和他聊了起来,他指着对面的山坡说前些年那边满山都是罂粟,开花的时候特别漂亮,他邀请我去他家坐坐喝茶,告诉我很多缅甸的事情,他家是新盖的房子,水泥砖墙,屋顶是彩钢板,造型是傣族建筑的样子,是他前些年在外打工挣钱盖的,他家有十几亩山地种些水稻玉米烟叶,有二个小孩,夫妻俩和老母亲生活在一起,每年的收入还说的过去,不过他担心今后孩子都上学后会有困难,但是现在比起在缅甸的亲戚来说好多了。

缅甸那边有很多是中国文革时期跑过去的,前些年一直种罂粟,这两年才在联合国的帮助下改种柑蔗,中国也配合他们建了糖厂,收获的柑蔗也会派船过去收购,联合国每年会援助给他们大米,有时候大米很多他们吃不完,还会拿到中国来卖掉,所以他们也不愿多干活。

这里的边界管理非常宽松,现在几乎是可以自由来往,怒江两岸以前全靠溜索,有时也用竹排,现在糖厂每天都有渡船往返两岸,两边的亲戚家要是有个红白事随时可以往来,这些年中国这边经济发展很好,两国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差距,缅甸那边过来打工的男人很多,还有一些缅甸女孩嫁到中国这边,主要是中国这边的男人多,而女孩又不愿意留在这个小地方,这个小寨子就有几十个缅甸媳妇,她们也都没有身份,也在这里生儿育女。

这里是怒江向上游的第二个乡镇,怒江水电规划在木城的光坡建造中国境内的最后一座水电站,光坡水电站。
声明:本媒体部分图片、文章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人观点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联系本站删除